數字報 聚光燈241期①|讓真正的中華文化被世界更多地“看見”
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大幕將啟。
國際化是文博會的突出亮點。本屆文博會上,這樣的亮點將更加引人注目——以“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為契機,本屆文博會將恢復設立線下“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展會期間將舉辦國際性文化活動,擴大文博會國際朋友圈,將有超50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家海外展商參展,以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萬多名海外專業觀眾參展。
值得留意的是,本屆文博會“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將設歐洲、亞洲、中東地區、非洲、拉美地區等展區和文化進口貿易展區。
其中,歐洲展區組織了法國、德國、波蘭、比利時、保加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參展;亞洲展區組織了韓國、泰國、印度、老撾、蒙古、柬埔寨、尼泊爾、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參展;中東地區展區將重點突出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攜手構建面向新時代命運共同體時代背景下的文化合作交流,組織了摩洛哥、伊朗、約旦等國家和地區參展;非洲展區,組織了馬里、納米比亞、多哥、萊索托等國家和地區參展;拉美地區展區,組織了巴西、阿根廷、牙買加等國家和地區參展;文化進口貿易展區,組織了捷克水晶、韓國陶瓷等內容參展,同時該展區將新增跨境電商板塊,做大做強文化產品進出口貿易。
事實上,文博會從誕生那一天起,就自帶國際化基因,逐漸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和擴大文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數據顯示,第二屆文博會出口額為98億元,海外專業觀眾數量為3012人;第十五屆文博會出口額超過180億元,海外專業觀眾已達22167人。盡管疫情給國外文化企業參展造成極大困難,但2021年的云上文博會仍然吸引了法國、希臘等30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企業和產品參展。
去年舉行的第十八屆文博會上,在“云上”國際館,30個國家和地區、300家境外文化機構和企業參展,多國駐華文化機構及企業參會展示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藝術、文化創意等項目及產品,來自法國、德國、巴基斯坦等108個國家和地區的10931名境外采購商注冊線上觀展采購,文博會的國際化特征仍然得到了積極呈現。
通過文博會,我國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了世界,《熊出沒》《小雞不好惹》等30多部原創動漫作品發行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華強文化科技集團的原創動畫片輸出到海外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主題公園出口到南非、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先后向美國、加拿大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輸出多套環幕4D立體影院系統。環球數碼的動畫片也出口到了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另一方面,通過文博會,匈牙利的特色玉米穗編織品、印度的紫膠手鐲等走進中國,有力地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產業的交流與合作。
說到國際化,這里需要重點關注一下“一帶一路”。第十一屆文博會首設絲綢之路專館,展出了1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及15個省市的文化產品項目。第十二屆文博會首次設置了“一帶一路”展館,包括印度尼西亞、緬甸、尼泊爾、印度、俄羅斯、伊朗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106家海外機構前來參展。
這是文博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呼應。探索“一帶一路”下的文化融合、傳承與創新,正是文博會所自覺承擔的新使命。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這樣的時間背景墻,將使本屆文博會變得更有國際范兒。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向世界提供既多又好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務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徑,助力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是文博會的一項天然使命。
如何“走出去”,始終是我國文化產業面臨的一個重大命題。什么叫文化軟實力?海外影響力是當仁不讓的一個衡量標準。比如,當我們談論法國時,進入話題的除了法國香水,更有盧梭、伏爾泰等先賢的偉大作品。
需要強調的是,文化不只是一種產業或產品,正如文博會不只具有交易額、參展商及海外采購商數量等層面的意義一樣。也就是說,今天,我們需要出口的不只是電子產品,還有產品背后隱藏的故事乃至思想,讓我們的文化產品有足夠的信心用自己的文化表情及“語法”和世界對話。這樣一種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將使世界在對我國有了更多的了解及理解之后,產生更多的文化認同。
這些年來,一些古老的傳統文化,經由創意的嫁接,成為有競爭力的文化產品,通過文博會這個大平臺走出國門。這樣的事實也告訴我們,文化產業要“走出去”,也需要更好地“走回去”,從歷史文化的活化石與民族記憶的背影那里汲取創意的靈感,對其價值進行再發現、再打磨、再創造。
因為,文化是最柔軟的也是最有力的力量。一個國家文化主權的建構和弘揚,既要有時代精神,又要有歷史傳統。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是產生過孔子,產生過《詩經》以及唐詩宋詞的國度,是儒家文化深刻影響一個人靈魂成長的國度。這種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將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的能見度,讓真正的中華文化被世界更多地“看見”。
而這,需要創意的加持,需要實現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的對接,用創意為其注入新的鮮活生命力。深圳是創新之城,是國內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設計之都”,秉承這樣的創新、創意特質,文博會以及背后的“中國故事”“深圳故事”將更好地走向世界。
掃描二維碼
在您的設備上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