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的國際范兒
從誕生之初,文博會就有著“國際基因”,面對國際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新要求,本屆文博會將圍繞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和貿易目標,進一步強化國家級對外文化貿易交易展示平臺功能定位。
▄
笑迎天下客,誠待四海賓。
自2004年在深圳創辦以來,文博會就帶著國際視野和廣闊胸襟,以最大的誠意,迎接海內外八方來客。曾有一位歐洲參展商如此說道,“走進文博會,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各地的門?!?/p>
是的,開放,包容,以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兼收并蓄、博采眾長,正是文博會的精神內核,更是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從始至今的優秀品質。
1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從誕生之初,文博會就有著“國際基因”,2004年首屆展會的700多家參展企業中,就包括來自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2家企業。
2006年,文博會成為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展會。該協會是世界博覽業最具代表性的協會,也是世界博覽會、展覽會行業惟一的國際性組織。經國際展覽業協會認可的展會是高品質展覽會的標志,意味著該展會在本國的博覽會、展覽會行業中均占據領先地位,因此,UFI被展覽界公認為展覽會走向世界的橋梁。文博會是UFI第46個中國成員,也是其中惟一一個綜合性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2015年,深圳文博會首設“絲綢之路館”,后升級為“一帶一路·國際館”。第十九屆文博會上,“一帶一路·國際館”參展國家和地區將從首設的15個增加至50個,有超300家海外展商線上線下參展,海外參展商的數量和質量將恢復到疫情前最好水平;同時,主辦方還組織邀請了100個國家和地區、2萬名海外專業觀眾線上線下參會。
對于這場一年一度的“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海外參展商們甚為看重,且期待值拉滿。
2023文博會開幕在即,很快就要率隊前來深圳參展的文博會“老友”——韓國傳統文化產業研究所理事鄭光昊,尚未啟程出發,在韓國就迫不及待地發來了一段視頻,表達了對本屆文博會的盼望和期許,“這是我們第5次參展文博會,將組織10家傳統韓國文化公司參加,希望通過這次文博會可以進一步打破溝通壁壘,創建有效的交流橋梁,并且向中國介紹韓國的傳統商品和文化?!?/p>
來自比利時的一家藝術創意公司今年首次參展文博會,其代表也興奮地錄下了一段視頻,提前向本屆文博會表達問候,“大家好,我是來自Dirty Monitor的本杰明。Dirty Monitor是一家致力于開發視覺藝術創意的公司,總部位于比利時。我們的業務遍布歐洲,也與中國不少企業合作長達7年,曾在北京和上海進行展覽。今年,我們受邀參加第十九屆文博會,對此充滿了期待。讓我們相約深圳?!?/p>
國際化,是本屆文博會的一大鮮明特征。
面對國際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新要求,本屆文博會將圍繞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和貿易目標,進一步強化國家級對外文化貿易交易展示平臺功能定位。據介紹,本屆文博會在國際化方面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招商招展更加主動。今年初以來,及時向相關機構通報文博會籌備情況,邀請其參加本屆文博會,并通過駐外機構、中介組織加強對外招商招展工作。
二是參展國家和地區更加多元。本屆文博會“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將設歐洲、亞洲、中東地區、非洲、拉美地區等展區和文化進口貿易展區,聯合深圳頭部跨境電商做大做強文化產品進出口貿易。
三是國際文化貿易功能更加凸顯。本屆文博會將創新舉辦文化進出口貿易洽談會,策劃舉辦合作簽約、國別路演、主題對接三大板塊活動。同時,做好線上展示和交易對接,廣邀境外采購商及觀眾線上觀展、采購。
▲對于“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海外參展商們甚為看重,且期待值拉滿。
▲海外展商在第十一屆文博會展館外留影。
2
我們在2017年文博會的報道資料中摘錄了如下內容:“一帶一路·國際館”內,戴著紅黃頭巾的印度手工藝術家哈里手執畫筆,細心地在一片樹葉上用黃色顏料描繪老虎的脖子,他還不時舉起樹葉畫,供好奇的觀者拍照。哈里正在繪制的叫“細密畫”,是印度傳統的精細小型繪畫,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也是波斯藝術的重要代表。而哈里一家則是印度細密畫世家,哈里的爺爺、父親、女兒均是細密畫藝術家。這是哈里第一次來到中國深圳,他說,“沒想到這么多人這么喜歡我的畫,非常高興?!?/p>
穆昆達·曼那德哈來自尼泊爾,是“老文博人”,每年都來深圳參加文博會。這一次,他帶來了尼泊爾的羊絨圍巾、木雕佛像、木雕鑲銅工藝家具、玉雕工藝品等,足足占了3個展位的面積。他說,通過文博會,他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給他帶來了很多生意。
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參展商帶來了800多件銅雕工藝品,他告訴記者,第一次來參加文博會時只帶來了100多件,全賣光了。這次短短幾天就和客商談成了50多萬美元的生意。
埃及文化部文化發展基金會主任艾哈麥德·奧德·奧斯曼說,上一屆文博會,埃及參展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響,因此基金會決定將持續參展文博會并擴大展館面積,將更多更好的埃及藝術品帶給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客人。在這個超大型展館內,數百件雕銅藝術品、幾何造型瓷器、鑲嵌貝殼木藝品讓觀眾嘆為觀止。
2017年文博會匯聚了來自全球五大洲、40個國家和地區117家海外機構參展,在“一帶一路·國際館”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家和豐富的當地特色藝術文化產品,令館內充滿絲路風情,恍若古老絲路盛景再現。不少“一帶一路”國家老參展商表示,文博會正在成為“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與匯聚的重要平臺,通過文博會,他們結識了很多中國和世界各地的顧客,收獲豐厚。
見微知著,這也是歷屆文博會“國際范兒”的一個縮影,更是深圳高度國際化的寫照。
目前,深圳已成為許多跨國公司的重要基地和研發中心,更吸引了大量的國際人才。在深圳市超1700萬的常住人口中,外籍人士超20萬人,國際化程度非常高。
在深圳工作生活了10多年的意大利建筑師特雷維?!み_尼洛表示,深圳已逐漸發展成一座世界級的創新之城,這里被供應鏈所包圍,自己不僅可以在這里找到設計所需的任何材料,也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到生產的過程,對于外籍建筑及設計師來說十分便利且舒適。
來自立陶宛的參展商維克曾如此評價文博會——“走進文博會,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各地的門”,他發現越來越多的國家將自己的文化帶到文博會,文博會儼然成為“國際文化交流大會”。
▲第十五屆文博會,龍華展區特色文化產品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嘉賓關注。
3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利用友好城市網絡資源提升城市全球知名度,已成為眾多國際名城的共識。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的“鵬友圈”從無到有,不斷壯大,如今,深圳的國際友城已擴展至90個,在五大洲都有了“洋親戚”。眾多友城交流為提升深圳海外知名度,邁向國際化城市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載體,也讓文博會在國際社會上的品牌推廣更為便捷、高效。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更是一座新崛起的國際大都市。在走向世界的國際化道路上,深圳表現出非凡的睿智和活力。而文博會不斷提升的國際化程度,以及所顯露出的國際范兒,讓人不能不由衷敬佩。
今年第十九屆文博會以“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為契機,在線下恢復設立“一帶一路”國際展區,設置了歐洲展區、亞洲展區、中東地區展區、非洲展區、拉美地區展區和文化進口貿易展區。重點面向國外相關政府部門、政府部門推薦的代表機構或相關文化機構,以及文化旅游、演藝娛樂、工藝美術、創意設計、數字文化等與文博會國內組展內容相關、匹配的國外文化機構、商業組織和有助于推進文博會進出口貿易的相關機構參展,參展商結構和質量較以往各屆大有提升。
其中,歐洲展區將重點組織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創意設計內容參展,組織了法國、德國、波蘭、比利時、保加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參展;亞洲展區將重點突出東盟地區在中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位置,組織了韓國、泰國、印度、老撾、蒙古、柬埔寨、尼泊爾、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參展;中東地區展區將重點突出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攜手構建面向新時代命運共同體時代背景下的文化合作交流,組織了伊朗、約旦等國家和地區參展;非洲展區,組織了馬里、納米比亞、多哥、萊索托等國家和地區參展;拉美地區展區,組織了巴西、阿根廷、牙買加等國家和地區參展;文化進口貿易展區,組織了捷克水晶、韓國陶瓷等內容參展,同時該展區將新增跨境電商板塊,做大做強文化產品進出口貿易。
遍布全球的超級“鵬友圈”,給深圳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資源,更給文博會注入了滿滿的活力和國際基因。正可謂是,四海八荒,各路大咖云集。
4
從參展商規模和質量來看,文博會的“國際朋友圈”逐步恢復,并持續擴大,這得益于組委會前期的大量工作。今年4月,深圳市委宣傳部領導專門帶隊到法國、德國、瑞士等國開展海外招商工作,廣泛接觸了當地商會、文化企業和相關組織,強化國際招商力度,達成多項合作協議,點對點邀請歐洲文化機構參與第十九屆文博會,歐洲市場資源迅速“回籠”。據悉,法國展團將有4家機構參展,其中,法國工業設計協會、中法品牌美學中心將首次參展。比利時也將有3家機構首次參展。
文博會在3年疫情里“流失”的國際資源,特別是歐洲市場資源已迅速“回籠”。
同時,本屆文博會加大了海外拓展平臺的宣傳力度。
一方面,面向全球10億臉書(Facebook)用戶推廣文博會,通過文博會臉書海外拓展平臺、微信平臺加大吸粉力度,及時發布文博會相關動態、參會指引,吸引粉絲關注文博會。截至目前,文博會臉書的粉絲量已近6萬人。
另一方面,針對海外微信用戶,通過不定時發布文博會相關動態、參會指引等,加強海外客商對文博會的了解,擴大文博會在海外微信圈的知名度。同時,本屆文博會期間,還將舉辦“EyeShenzhen”八個語種網站試運行儀式,提高文博會的傳播度和國際化程度。
文博會有一個可愛的吉祥物,叫“小水滴”,名為“文鵬”,意為“文化鵬城”。水,積小流成江海,海納百川,萬物相融,“小水滴”象征著文博會及深圳的寬廣胸懷。
以文會友、博覽天下,一周之后(6月7日),有史以來國際范兒最濃的一屆文博會,即將正式啟幕,讓我們張開懷抱,笑迎全世界的客人們,續寫互利共贏發展新篇章。
掃描二維碼
在您的設備上瀏覽本頁